HR的發展,其實是經歷了幾個階段,有幾個版本的演化,我為什么說這部分內容呢,其實,它是跟大家未來的上升通道是有直接關系的。
●HR的1.0:是指傳統的事務型的HR。
●HR的2.0:開始分6大模塊,今天咱們現場的部分HR,比如做招聘、績效、員工關系的,處在這個階段。
●HR的3.0:開始有三大支柱的這種模型,有HRBP、SSC、COE重新分工。
●HR的4.0:BP化,可以驅動業務,給業務施加影響。
●HR的5.0:最高一個HR級別,HR團隊成為內部利潤中心。張磊老師剛才提到的,也就是HR能夠直接創造價值的一個體現。
HR無論是跟我們的業務線,還是跟我們平行的職能線,或者跨部門的溝通,其實這一過程都會穿插著一個荷爾蒙理論。什么是荷爾蒙理論?在座的各位,特別女HR們,應該都有跟男朋友相處的經歷,或者有找老公的經歷。
荷爾蒙理論意思就是說,你要把你的服務對象,或者是你的主要面對群體當成是你的另一半。大家回想一下,你在談戀愛的時候,無論是女生還是男生,你是不是都在挖空心思的去琢磨對方想要的東西?就是荷爾蒙理論的基本邏輯。
當你把對方的需求挖掘出來之后,你就是要按照他能接受的方式反饋和傳遞給他,然后盡量滿足他。當然,后面再會提另外一個層次,起主導作用或施加影響,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
HR如何轉型呢?
首先,HR轉型前,我們大概應該做哪些準備呢?
我在這里列了一下.第一個你所具備的技能,第二個為轉型你準備了什么心態,第三個思維模式確實需要去改變,你所在的這個部門的思維模式現狀是什么樣子的,你就要變成什么樣子的,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。
在轉型中,大家一直在提好多問題,這個不叫技能,叫技巧。技巧,其次是工具,用哪些工具來達成你所表達的技巧,最后輸出你想要的結果。這個很重要的,還有業務理解力,可以理解為是偏業務方向的一些專業板塊的深度的一個知識儲備。
轉型中的心態,其實是轉型中最大的一個亮點,也是最大的一個難點,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。在博弈的過程,就是作為HR,如何去跟這個業務團隊進行balance,去壓這個翹翹板,何時你占上風,何時他占上風。這也是一個影響力和主導力在進行波動的一個周期。
六大模塊哪個模塊更接近BP的角色?這個跟企業的發展階段是有關系的,包括團隊的一個成熟度也是有關系的,有人說是績效,有人說是招聘,也有人說是員工關系其實,在企業實踐中,從招聘轉BP還是偏多的,如果你想往BP去轉,或者深度切入業務,從招聘入手會會更快一點,或者是能夠跟業務可以產生共情的地方的可能性更大。但是大家一定不要一直focus在招聘上,這只是我們轉型的切入點。因為我們HR轉型BP之前,不知道該怎么樣去轉,最好的轉型是能夠成功的影響到業務,因此在轉型前要找準一個切入點,而這個切入點,在六大模塊中,以招聘切入進去的效率可能會更好一點。
在企業當中,銷售團隊比技術團隊最難服務,因為銷售體系的這些sales,他們的關注點會比較發散。如果你服務的是銷售團隊,你必須要按照銷售的思維,調整自己的這個心態。假如以招聘入手,銷售團隊一般具備什么樣特點,你要去自己去羅列,然后找到銷售團隊你所服務的區域里面最核心的key man(決策人),你要主動找他們去交流,特別是keyman,而不是所有人,這是你做好一個轉型之前的一個準備。然后,對影響整個業務的戰略人才的進出做一個盤點,當然還不用詳細到整個企業的人才盤點,而是對你所服務的業務團隊做一個盤點,接著就是要去跟他們去交流,看看他們心目當中期待的HR的角色到底是起什么樣的一個作用,再回過來調整自己。
轉型中容易遇到哪些問題?我個人的感受是,無時不在的貫穿在這個我們的業務線之間的“博弈”,在這個博弈過程中,荷爾蒙理論有一個致命的共性特征,業務團隊可能不一定理解,就是你如何跟他產生共情。
我們要主動去融入到他的團隊里,這一點是很重要的。
有些人說,我很難跟業務團隊的老總去溝通,他聽不懂我說什么,我也聽不懂他要的東西。如何產生共情?其實就是你跟你男朋友怎么樣去談戀愛的,你去看他關注的東西,或更直接點講,你看他的kpi緯度到底是什么,哪些是最關鍵的。
假如說你服務的業務團隊是銷售團隊,他們核心KPI緯度你得知道,KPI有幾個緯度?一定是業績、利潤,還有一些跟人和管理相關的一些因素,比如說流失率、人均產能、梯隊結構,這肯定是他們KPI最核心的幾個緯度。
以此為切入點,我們逐個來溝通。他們所關心的業績和利潤,有哪些人通過什么樣的途徑能夠產生更高的利潤或更高的業績,再去剖析,客戶是載體吧?然后還有就是工具是產品,還會涉及到人,然后其他還有資源。
那客戶有哪些地方來產生?如果他特別關心他的客戶群,比如說我想擴大我的客戶群,或者說我想調整我的客戶群,我想做我的產品配比做一個調整,包括這些人我的梯隊結構調整。我要招人,我要淘汰,這涉及到人才盤點。人均產能流失,就是我們也要關注他們在想什么,而他們想出來比如說,去關注管理團隊的時候,管理客戶的時候又通過哪些方式一個是展業一個是維護。
這一點希望大家去重視, 我相信在業務線的一些這個負責人他們肯定是有這種意識的,但是不一定是非常全面的。那HRBP的價值就來了,你要替他去分析競品,這個競品的緯度可以有很多種
如果做競爭對手分析報告的話,基本上有這么幾個方面。首先是戰略方面,重點是產品戰略和業務分布,尤其是這一部分,上面最想要的,比如說他們在哪些區域,他們是什么樣的一個架構,他們在哪些區域會表現比較好,客戶的盤子是什么樣的,這一點一定要做的很細。其次是人才方面,比如說你的競爭對手的老板,他的個人成長史和發展史。然后是股東,股東再分結構,股東的背景、股東的結構、投資模式、股東控股比例,這些會影響競爭對手的整個的發展模式,我們都要后期要分析出來。在細致一點包括競爭對手的財務報表,核心團隊的人才分析,特別在人才上會更細,比如團隊里面都是哪些人,怎么分布的,他們都是什么教育水平,年齡梯隊,還包括他們的歷史從業背景,都全拉出來。當然,這個數據是非常龐大的。
所以,我想給大家滲透的是,HR要有這種數據影響決策的思維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當你給業務部門提供到這個東西,不只是理論,最好還有結論。當你拿這個報告去跟業務溝通的時候,沒有一個業務線的老大不張嘴的。你比他更了解他的客戶,你比他更了解他如何去創造利潤。
業務線的HR不單單是一個HR的角色,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角色,透過數據化思維,傳達整個總部或者是集團的戰略,包括業務戰略、人才戰略,你核心的競爭力就是這個彈藥或武器,因此,你要公司里面的東西非常非常的了解。
從我個人來說,如果現在讓我去公司里面做業務分析完全沒問題的,我能把產品的一些邏輯,產品的戰略,包括它的來源、出處、風險,然后優勢全部說的很清楚,我也知道在哪個地區投放,這個產品會最容易接受客戶的這個反應度反饋度是什么樣的。
所以,大家一定要把自己往多維度的一個方向去進行這個提煉,這些所有的特質是業務部門非常關心的,也是很多東西都是他沒有的,從來沒接觸過的。特別是競爭對手的公司,就是你的競爭對手下一步要干嘛,具體到下一季度它調整一個方向,你要搶在他前面去分析。 剛才還提到業績或者利潤。有的時候業績跟利潤是不一樣的,如果考核他的是業績,他根本不關注成本。但是考核利潤,他要關注的。這個方面又有HR發揮的空間,如果考核的是利潤的話,他在成本控制方面、預算管理、預算規劃都有一些發揮空間的,比如說像成本控制,對于HR領域,就是涉及到團隊,然后流失、招募、員工關系這些內容值得HR關注的。
我的工作思路是特別善于在年初做出來整個全年的一個計劃。就是我很清楚的給業務團隊算一本帳,我告訴他如果我們的業務目標是明年要達成50%的一個增量。那跟人相關的這個緯度上面,我們要做什么樣的梯隊結構的一個調整,我要引進多少人,我要淘汰多少人,剔出多少人。
HRBP比起SSC或者COE,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借力,你可以有很多地方的力可以借,比如說向業務團隊的key man借力,我們在做轉型前做key man分析的時候面比較廣,但是在轉型中做key man分析的是這個團隊內部,有可能涉及的一些中層,或者是普通的這種團隊經理,或者是一線的經理。
借助他們的力量來進行調整,就是抓住他們,抓住這些人和直接跟這個業務關聯的負責人的一個矛盾點。再進行去梳理,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夠理解,就是說什么意思呢,一些績效并不是特別特別好,但是他又是團隊當中比較核心的一些人物,然后他沒有很強的一個上升的一個張力或者是業績產生,利潤產生的一個潛能的一部分的,然后跟他們進行這個溝通。
業務線負責人所要想要的結果,跟他們所想要的東西可能有很大的差異,那這個矛盾點就是HR在跟業務團隊進行抗衡或者溝通的時候的一個關鍵點,一個是這些人在梯隊的這個外部引進,另外一個就是激活他們。作為HRBP,如果你能承擔激活和診斷的這樣一個角色,為他解決了很多的問題,這個是最直接高效的一種借力方式。
學會去借力,這是轉型中的HRBP最關鍵的一個技能。
最后,非常重要的一點,我并不是讓大家變得勢利啊,這要非常清楚。
你在做所有決策,推動所有的事情的前提下,一定是要堅守HR,你別忘了自己是個HR,千萬不要把自己定義成是一個業務,你要知道你企業的人才戰略、發展宗旨,到底我們在業務團隊里面需要做哪些東西,該有的原則一定要秉承,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。否則,后面你們兩個的位置又會發生變化,你跟業務線的這個又會開始壓翹翹板了。如果一旦把你壓到底,你很難彈回來的。所以對于業務線的這個HR,除了這個之外,HR本身的專業性不要忽視,比如說主動掌握一些合規流程、規范流程,還包含企業內部各種制度要非常了解的,一切都要控制在合規的這個范圍內。
作者:馬寧